幼儿园午睡活动的常规要求
经过半天的活动之后, 高质量的午睡能让幼儿疲劳的身体得到休息, 精神得到放松,使幼儿精力充沛地迎接下午的活动。 那么,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午睡常规, 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呢? 一、对幼儿的要求 1.睡前上厕所, 进人睡眠室后保持安静。 2.逐渐学会自己脱衣服, 并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 (上衣搭在椅背上、 裤子放在椅子上、 鞋放在椅子下面),`上床前, 将拖鞋摆放整齐。 3.要求幼儿进入午睡室就保持安静。 4.养成良好睡姿与习惯,侧卧式或仰卧, 不俯卧或蒙头睡, 不玩东西, 不吮手指,安静入睡。 5.不带小玩物上床。 6.安静起床, 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袜, 将拖鞋放回鞋架, 找老师检查衣服(小肚子不露在外面)。 7.接受午检。 8.幼儿入厕。 9.起床以后组织幼儿盥洗。 10.喝水。 11.安静午点。 二、教师应做的 1.预先拉上窗帘,使寝室保持一定室温。 2.指导或帮助幼儿脱衣,提醒正确顺序方法。 3.检查盖被情况,纠正不良睡姿。 4.随时检查睡眠情况,值班人员不得离岗,孩子午睡了,教师一定要坚持巡逻,孩子在被窝里做的事情,不容易被发现,比如有孩子带小豆豆或石子,很有可能就会塞到耳朵或者鼻子里去,还有一些有癫痫的幼儿如果在睡眠的时间发作,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时间,直接导致无法挽回的错误。 5.照顾幼儿入睡等。 6.做好起床准备。 4.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整理床铺。 5.午检并检查幼儿着装。 6.提醒幼儿入厕,照顾幼儿洗手喝水。 7.照顾幼儿午点。 8.预先领好午点。 9.整理被褥,整理睡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