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南京市江宁区商业幼儿园 王晓莉
随着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要提高幼儿的素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幼儿园、家庭必须协同教育,才能共创一种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正如《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家园共育,一方面要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能力和教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能力,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帮助家长转变教养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这样家园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沟通,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全面发展。目前,我园在原有举办“家长学校”、开辟“家教园地”、开“家长会”、印发“家教资料”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园有效的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策略。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改进
家长开放日是指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或听课,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一种家园合作活动形式。按以往我园的家长开放日是固定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开放半天。实际上在开放日这半天,教师和孩子多少带些“表演”的色彩,这样的开放日失去它真实的意义,这种做法与《纲要》精神是相违背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家长开放日”进行改进。首先开放时间不作限制。全天候欢迎家长随时来园观摩孩子活动,旨在让家长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了解并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其次,开放日形式灵活多样。除开展全园性的开放日外,我们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向部分家长或个别家长开放,如有的家长自身英语水平很高,但无法教育孩子,总抱怨孩子顽皮、不爱学习,我们就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观摩英语教学活动,通过观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从而把幼儿园的英语活动延伸到家庭中。第三,开放日活动结束,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在开放日活动结束,请家长留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对家长的意见进行归类,了解家长关注点是什么,在教育观念、方法上存在哪些误区.如有的大班家长要求幼儿园减少游戏时间,多上数学课和拼音课,让孩子多学些知识等等,针对共性问题,我们及时召开班级家长会和全园家长会,除了由本班教师向家长说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外,还聘请幼教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向家长宣传《纲要》精神及教育新理念,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每月抛出一个问题在“家教宣传栏”中进行讨论、交流,让家长各抒己见、教师发表看法,以促进家园达成共识。
二、家教经验的分享
家长中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益很多,而且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为此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做到“家长教育家长”。我园每学期举办一次家教经验交流会,由幼儿园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们起着很大作用,他们鼓励家长总结自己科学的育儿经验,积极撰写家教文章, 踊跃投稿。在家教经验交流会上,家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摆观点、谈经验,讲得具体实在、生动亲切,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我园家教经验交流会有三种形式,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同班级家长之间比较熟悉,容易总结与反思自己的教育现状。二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平行班的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可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三是全园性的专题研讨式的交流。每个班级推荐l-2名家长在研讨会上做大会发言。活动结束后,在家长中开展优秀家教经验论文评选活动,评出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家长的素养,增进了家园的动互。
三、家长助教的聘请
家长助教,是指聘请不同特长的家长作为“教师”来主持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要让家长真正地走进课程,我们教师将自身的理念和行为统一起来,从真正意义上协调家长角色转换,使家长和教师站在同一教育平台,成为同一个教育者。为此,我们首先将《通知》、《告家长书》之类的改为《家园联系册》从情感上让家长感受到我们是一种平等关系,然后,我们对《家园联系册》里的用词用句详细地推敲,将以前“请您配合”、“请您帮助”、“请您支持”、“请您合作”写成“和您一起”、“同步开展”、“让我们一起来”等等。这些词语的改变拉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此活动中与老师是同一个角色。更重要的是从“需要大家和孩子们一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这些句子里的“大家”、“我们”等词,隐含着老师和家长承担着同样的教育责任,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情绪号召到一种最佳的积极状态,家长明确自己不是配合者而是一个教育者。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条件探究、分享教育成果,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教育者。
家长有不同的职业、知识与专业背景,对幼儿园来说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医生、教师、营业员、消防员、警察等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请家长进课堂当“教师”,给孩子讲解或进行表演。如我园开展“幼儿火场逃生”的演练活动,请做消防员的家长向孩子讲述“幼儿防火知识”、“开展火场演习游戏”、“我是消防员”等活动。此外,家长还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队看现场演习和他们的工作室,向孩子介绍消防工具、火警电话119。孩子感到很新鲜,增强学习兴趣和安全意识。家长参与这样的教育活动,事先要和教师一起备课,有助于家长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技巧,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当“老师”,家长非常乐意,因为他们把这样的活动当作提高自身家教能力的好机会。平行班之间还互访家长轮流当“老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影响很大,而教育行为又受教育观念所支配。教育观念犹如方向盘,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尚未树立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观;二是尚未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三是尚未树立面向未来促进幼儿一生幸福成长的育儿观。为此幼儿园要将转变家长的观念作为家长工作的重点。
四、注重家长工作的实效性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孩子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象教育幼儿一样“因人而异”,根据家长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素质,采取不同措施。同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察觉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必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目前,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的多停留在表面。表现在家长虽然进入了幼儿园,但参观的多、参与的少;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不够,尤其是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深层次紧密配合课程。为此,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应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并将之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有效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知识,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其次,要学习家教方面的知识,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教育素养、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沟通交流。第三,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向家长学习,从家长处获得宝贵的知识、经验和科学育儿的方法。
总之,如何真正有效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园的这系项工作虽然摸索一套好的做法,但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